上海汽车工业集团:迈向全球市场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以下简称“上汽集团”,SAIC)是中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汽车生产厂商之一。该集团在中国共有50家工厂,生产小轿车、卡车、巴士以及汽车零件等(批发与零售),其业务还涉及汽车租赁与融资租赁。
上汽集团曾与通用汽车、德国大众公司成功合作,为不断成长的中国汽车市场生产通用汽车和大众汽车;其在20世纪90年代与21世纪初的销售主要来自这些合资企业。
上汽集团还持有韩国汽车制造商双龙公司(SSangyong)约51%的股份,并拥有Rover25和Rover75车型及K系列引擎的知识产权。上汽集团从2007年开始生产Rover75(根据中国市场重新设计)。
上汽集团从合作经历中收获颇多,并拥有许可转让的技术,因而决定生产和促销自有品牌的汽车。
中国政府也在强调中国公司发展部分自有品牌的重要性,因为外国品牌占据了大部分中国市场。另外,企业需要拥有自有品牌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2007年,上汽集团开始在中国市场出售自有品牌的汽车荣威(Roewe)。
上汽集团的目标是进入汽车行业的全球前十强,为此它树立的目标是在美国汽车市场上进行有效的竞争。
这个目标对上汽集团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因为所有知名汽车制造商都在美国市场展开竞争。现代集团在试图加强其美国市场竞争力的时候也面临这样的挑战。
尽管与竞争对手相比现代在相应款型汽车上具有重大质量进步和更低的价格,但它并没有在美国夺取到其所期望的市场份额,虽然现代在美国市场的相对排名比2005年略有提高,它的市场份额仍只维持在不到3%。
中国的汽车制造商总体上极少出口,出口到美国的就更是寥寥无几。虽然美国汽车制造商所占的市场份额在过去几年中有所降低,但市场份额大多数被日本汽车制造商夺取,特别是丰田汽车公司。
中国汽车出口量在2014年达到94.73万辆,但主要是南美、东南亚等市场。
企业迈向全球市场、走向国际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过去50年,国际贸易与投资壁垒大幅下降,如工业化国家制造业产品平均关税从约40%降至4%,各国还解除禁令允许外国公司进入本国市场设厂或收购企业。这些进步促使国际贸易与外国直接投资大幅上升,全球及国家产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